肿瘤科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市肿瘤医院)肿瘤科是我市成立最早的肿瘤治疗专业科室,为我市唯一一家肿瘤专业的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是市抗癌协会,市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学会的主委单位,蚌埠医学院肿瘤学硕士点,中华慈善总会多项靶向药赠药的连云港地区定点医院;基于基因诊断的肿瘤个体化精准治疗,三维调强精确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技术位于省内先进,市内领先的地位;先后举办了多次省市级肿瘤学领域规范化治疗学习班;学科以市抗癌协会为依托,牵头组建了在连云港地区肿瘤界富有盛誉的连云港市抗癌俱乐部;2013年被评为我市唯一的肿瘤诊疗中心;从而再次确立了肿瘤科在港城肿瘤综合治疗的绝对地位;学科目前有5个病区,开放床位---张;拥有肿瘤学博士4人、硕士生导师3人、江苏省“333”工程人才2人、市“十三五”医学领军人才2名、青年人才2名;521人才3人,5年学科承接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江苏省医学继续教育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40余分,中华及核心期刊20余篇,获得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1等奖2项,二三等奖10项。

学科于2018年01月成立食管癌科,肺及纵膈肿瘤科,乳腺肿瘤及淋巴瘤科,妇科肿瘤科,胃肠肿瘤科及头颈肿瘤科六个肿瘤治疗专业科室。实现了肿瘤精准放疗基因指导下的个体化化疗肿瘤微创治疗粒子植入等不同治疗手段的深度融合。

在各专业科室内,单病种首席专家带领下的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团队,可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由对某肿瘤单病种诊疗有深入研究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首席专家,与该病种诊疗主要相关学科的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若干名组成单病种多学科专家组,把肿瘤单病种诊疗的最新知识进展和成熟经验结合起来,形成肿瘤单病种阶段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以此来规范肿瘤的处理行为。单病种专家组成员须能胜任单病种相关的计划制定和决策工作,能代表相关学科的意见。而首席专家是单病种首席专家负责制中的领军人物,负责组建专家组和学术梯队建设、制订诊疗规范,组织开展单病种多学科联合门诊等。

优势技术

1、各系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同步放化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辅助放化疗以及晚期病人的姑息性放化疗,提高病人的手术切除率、治愈率、以及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2、基于三维调强放疗技术、基因诊断指导下的肿瘤个体化精准治疗模式的抗肿瘤治疗:晚期肺癌个体化治疗基础和临床项目,以及CD44st基因表达对于肺癌术后病人预后的评估作用,分别获得2015年度及2017年度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及连云港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3、抗血管生成治疗靶向治疗市内率先开展阿帕替尼贝伐珠单抗等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应用,赫赛丁及美罗华在乳腺癌及淋巴瘤中的应用,该模式治疗肺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肝癌、复发的卵巢癌、软组织肉瘤、胆囊癌、等难治性肿瘤,部分患者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时间,提高了部分病人的治愈率。

4、生物治疗:采用细胞因子、抗体治疗恶性肿瘤;应用于乳腺癌、肺癌、肾癌、黑色素瘤、前列腺癌等治疗。

5、胸腹腔灌注化疗:市内率先开展了胃癌、卵巢癌腹腔灌注化疗,常规开展肺癌胸腔积液的灌注化疗,提高了病灶的局控率,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时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并且腹腔灌注治疗晚期胃癌等肿瘤,获2014年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6、中药抗肿瘤治疗:与中医科协作,根据经典中医理论、临床用药经验,筛选出有效抗肿瘤中药组合及增加病人免疫力的膏方,辅助化疗和放疗顺利完成,已常规应用于临床。

7、多学科讨论模式:在制度上保障肿瘤病人获得科学合理的治疗。学科与普外科,胸外科,通过定期的多学科讨论模式(美国、欧洲常用模式),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结合学科特色医疗,为肿瘤患者或疑难病例患者确立最合理的治疗路径,在制度上保障了治疗的科学性。

8、先进的护理及静脉化疗置管技术:市内率先开展了PICC置管,输液港置管,为化疗输液提供了保障,减少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损伤,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及副反应。

科室专家
黄关宏
房新建
姜维美
刘桂荣
马兆明
马建华
陈程
陆颖芝
张靖宇
李德凡
李秀翠
刘明环
胡春霞
杨帆
吴艳
李晓敏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连云港市肿瘤医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20020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331号

东院区地址:海州区海连东路41号   电话:0518-85775003   邮编:222006

西院区地址:海州区幸福南路161号  传真:0518-85214221   邮编:222023

技术支持:江苏正融科技有限公司